校長訪問︱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少測考少功課 愉快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

升學教育

撰文: 胡藹玲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4 18:26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5 11:45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少測考少功課,透過愉快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。

荃灣區內備受家長熱捧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,是一所主張愉快學習的學校,並落實少測考、少功課,該學生有時間透過多元學習,擴闊和鞏固學習經歷。校長張瑞瑜表示:「教育新趨勢,係唔好俾學生咁多壓力,而多元活動都係學習」,該校學生成績優秀、體藝和品德兼備,每年升中表現撳非常出色,引證教育理念的成功。

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校長張瑞瑜表示,學校相信體驗式學習、在學習過程中加入趣味愉快元素,可以令小朋友喜歡上學,享受學習過程,所以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有兩大特色,第一是少功課,第二是少測考。該校每年只有兩次考試,而小一上學期是沒有考試的,但各設有不計分的單元評估,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,而且一個學期只有三次默書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課堂延伸活動 鞏固學習知識

張校長指,少測考的原因是,可以讓學校有多兩星期時間教書和進行學習活動,「學校有空間可以設計一個好靚嘅時間表,每日上午有四堂,每堂50分鐘,就有一個小息,下午就係進行各樣特色嘅多元活動」。她表示,這樣學生在上午有充分的時間學習課程,而下午可以進行實踐活動,作為課堂延伸,鞏固學習,例如小三英文科有一本關於薑餅人的閱讀圖書,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文章中的生字,下午會有整薑餅人的烹飪課,學習烹飪步驟的相關英語。

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活動空間占地大。(陳慧安攝)

張校長認為,讓學生喜愛學習,是影響學生成績好壞的其中一個要素,學生喜愛學習,就有自學的動力,成績自然不會差。該校學生其中一個特質,就是喜愛閱讀,該校是香港公共圖書館全港借閱量最高的五間學校之一,張校長指,學校少測考、少功課,學生才有時間閱讀,增長知識,享受閱讀,培養自學能力。

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注重生命教育,該校設有「聯小精兵」目標,培養學生具備七種特質:誠、信、愛、勤、毅、望、恩。學校期望學生除了校訓「誠、信、愛、勤、以外,同時是有堅毅、有盼望,以及懂感恩的人,最終能為學校和社會作出貢獻。

張校長表示,學校透過分級活動培養學生這七種特質,例如一年級學生是學習「勤」,透過「賣懶」等活動去做;又例如五年級的主題是「堅毅」,學校會邀請校外機構分享世界各地貧窮的情況,邀請學生表達對社會貧富的看法,亦會舉辦「貧富宴」及「小社會遊戲」讓學生體驗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建立表演平台 培養自信心

另外,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積極推動多元體驗,學校有超過50項校隊訓練和興趣班等,並積極鼓勵學生外出參加不同比賽,建立個人自信。張校長表示,該校小息時設有「小舞台成大我」的活動,由學生自行報名,正正是為學生建立展示平台,有機會表演個人才能,建立自信,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。

該校每年學期完結前,會舉辦體藝大匯演,讓參賽學生表演,希望透過校外比賽和校內表演平台,讓學生得到磨練和建立信心的機會。

小一叩門︱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小一叩門 校長:期望學生友善有禮真誠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